页面载入中...
首页 » 作者

如何建立独立博客#1 域名&主机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说到了博客的作用以及怎么样的人适合写博客。如果你有幸成为适合写博客人群当中的一个而且没有自己的博客的话,现在就应该考虑另一个问题了:我要选择怎么样的博客平台?

如果你是个完全的新手的话(所谓完全的新手既是几乎连电脑操作都不太熟练,完全不具备网站建设相关知识的一类人),那么我建议你选择BSP(Blog Service Provider)平台。综合类(或者说娱乐)的有新浪搜狐网易等大型门户,可以放心选择,流量绝对有保证。如果想做得更专业点的话可以出道较的中国博客网、博客中国、博客大巴,也都做得很成功。至于这BSP平台就不再详述了,改天有空再聊。

好的,说了这么多题外话,终于回到正题了。如果你具备一些基本的网站知识,更重要的是你想把自己的博客做的更自由,更专业的话,我建议你选择做独立域名的博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独立博客),尤其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很有用处。但独立博客的建立涉及的问题较多,很多童鞋都感觉比较头痛,所以我梳理了下自己建立独立博客时的过程,决定写这一个教程,以帮助渴望建立博客而不知从何下手的童鞋们。接下来的内容将分为三个方面:域名的选择、域名提供商的选择与主机提供商的选择。

1、域名的选择

当你决定了要做独立博客的时候,域名将会是你接下来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了(至于域名是什么东东,百度上有专业的解释,我就不卖弄啦),其实如果把域名想象成是一个人的名字的话,它的重要性就很容易理解了。好的域名有两个好处:①容易记住,对你的网站推广很有利,假设一个网站域名为fjaipqwjl.com请问有几个人能记得住。②对SEO有帮助,其实这个我也不太懂,只是“砖家”们都这么说,我也信了。

那好的域名又是怎么定义的呢?当然纯粹的好与不好过于主观,但还是有一些普通认同的规律,大家在选择域名的时候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标准:

· 使用拼音或英文单词。尽量避免缩写,如有机米之前的域名(ecmvp.com)就很不好记,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能还勉强可以记住,我想其它人是很难把它完整地记下来的,虽然只有五位数。现在选择.me的域名就是因为它可以注册到一些好听的域名。

· 尽量选用短域名。这个就不用说了,谁都不会愿意记一大串字母的。

· 尽量不要出现连接线。大多数人都习惯了没有中划线的域名。

· 尽量不要选择易混淆域名。如youda0.com,到底是“有道.com”呢,还是“有大(数字0).com”呢,很容易混淆。

· 选择个性化域名。如果博客定位得不是很正规的话,建议尽量选择个性化的域名,如:我爱水煮鱼(fairyfish.net),可能吧(kenengba.com),未必吧(weibiba.com),电商制造(ecmake.org)这些域名都比较容易被人记住。

· 尽量选择.com域名。原因很简单,电子商务专业都有很多童鞋没听过.me的域名,何况是其他人呢?

当然,域名的选择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几条只是给大家作个参考而已。

2、域名提供商的选择

也就是说你想在哪里购买域名,或者说让谁来管理你的域名。我们分为国内与国外两种来讨论。按近期的情况来看,我并不推荐购买国内的域名,很容易就被封掉。而国外的就相对风险小一点(起码现在是),而且国外的价格也更便宜,所以我更建议大家购买国外的域名。

· 国内。国内最大的当属中国万网,绝对权威了,貌似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吧。但也是因为他的名气大,所以价格上一般会比其它服务商贵至少一倍,好处就是风险小,如果全国还有一家没有被查封的话,应该是它了。其它的还有新网,西部数码还有中资源,都是不错的服务商,价格上相对公道一点,而且也比较权威,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大问题。

· 国外。说实话,国外的域名提供商我真的不是很了解,像我们这种不太了解的人一般都在Godaddy.com(中文翻译为去爸爸,很诡异)或Name.com上注册,价格也很公道,一般比国内的同类型域名都要便宜一些,有优惠码的话更是可以便宜几美元。顺便介绍一下,Godaddy是全美最大的域名提供商,质量可以放心。

当然注册国内还是国外也得看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情况,如果明天政府就宣布禁止解析国外域名的话,那一切就都白搭了。所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主机提供商的选择

也就是你向谁购买网络空间,或者说让谁来管理你的空间。(还不清楚什么是主机的童鞋请不要太懒,百度一下就好)一般情况下,域名与主机向同一个提供商购买比较方便管理,但很多时候,由于价格等原因我们会选择不同的提供商(比如说我就是)。同样,主机服务商也分为国内与国外两种,我更是强烈建议大家选择国外的。

· 国内。国内的域名提供商一般同时也是主机服务商的,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那几家,但中国万网一般不卖个人类型的主机的,就算有也是天价。其它的几个价格相对便宜一点,依然比国外的贵。使用国内主机的好处就是速度更快,由其是当流量大的时候比较明显。但国内主机很容易被封,尤其是那些小的代理商(说到了我的痛处)。尤其是现在处于扫Yellow的时期,说不定哪天你就被“连坐”了。所以总体来说,国内的主机风险较大。

· 国外。那国外的是不是一定就好呢,也不是,速度方面就有所欠缺,这个我有一点体会。但外国(这里特指美国)的互联网相对比较自由,所以服务商被查封的可能性比较小,可以放心使用。除了Godaddy可以购买虚拟主机外,这里我向各位童鞋推荐一个不错的卖家:hugege.com,是国内的一个代理商,他那里的主机比较稳定。

好了,到现在为止,我已经把域名的选择、域名提供商的选择与主机提供商的选择这三个前期准备工作都介绍完了。请大家在做选择之前认真考虑,另外这里很多内容都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写的,可能并不适合各位,所以请慎重,作参考即可。

敬请关注下一篇文章《如何建立独立博客#2 购买域名》

个人博客:打造你自己的网络品牌

“这是一个网络时代,也是全民皆博的时代,每个人都应有一个博客,你我都不会例外”

这是秋叶在《名博是怎样炼成的》前言中写的一句话。21世纪是互联网空前发展的时代,如何让别人在由数以亿计的网民组成的网络中找到你的身影?如何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如何向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与忧伤……当然,如果你是一个超级明星,你不用宣传,媒体会自动找上门来;如果你是国家主席,你不用费这么大劲儿,你说一句话全国人民都能听到。但我想这篇文章的读者中应该不会出现这两种特殊人物,并且都是草根级的人物。旧时代也许是由社会名流主导,但在网络的世界里我们草根也拥有了与所谓权威同等的地位,我们可以自由地(相对)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由地参与讨论,自由地宣传自己,在互联网的大舞台中展现你不为人知的才华。

要实现打造个人品牌的目的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渠道。笔者并不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一代,但自认对互联网还是有丁点的了解,Web2.0从最初的论坛、即时通讯的兴起,到个人博客的火爆,再发展到今天的微博客与社会化媒体,个人认为博客依然是互联网最实用的一个产物,因为博客是你自由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最好的平台。在博客的世界里,只有不违法你不用担心自己的言论会遭到别人的反驳,你可以自由地展示你的个性。当然博客更不是独舞的黑暗角落,你的个性定然会吸引志同道合的观众,我们可以一起讨论生活,谈论工作,分享专业知识,互相拜访,其实这时候,博客已经成为我们在互联网上的家了,博客就是我们的归属

当然,博客人人都可以有,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成功。就像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家庭,但不是每个人的家庭都是这么温馨的。很多人都曾经拥有自己的个人博客,但都没有专心管理过,很多都已经荒废了。自从去年开通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另一个)以来,我也曾经历过这么一段时期,而且时间持续得还不短,后来觉得很不甘心,反省N久以后得出结论:目标影响我的行为。也许你不会相信,我当初建立自己的博客时的原因是听说博客很好玩,还有就是听说博客可以赚钱,所以我就做了,也决定了之前一段时间我的博客的命运。

研究了一下,想玩博客或已经在玩博客的人大体基于以下几种原因:

1、看到身边的人们都开博客了,担心自己落伍;

2、羡慕别人在网络上非常出名,自己也想试一下;

3、看到别人用博客赚钱了,自己也想捞一把;

4、表达个人心情与感受,与知心的朋友们分享交流;

5、与志同道合的人们分享专业知识与思想;

6、对某些人或事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急需一个发泄的平台。

其实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清楚我想表达什么了,如果做博客只是你的赶潮流的一种方式的话,我想也许明天就再也找不着你的踪迹了,因为明天又有明天的潮流。博客最忌讳的是利益驱动!当博客成为一种分享与交流的内心驱动时,博客才能经久不衰。

OK,如果你满足了4-6条中的一个,欢迎你加入到个人博客的队伍中来!同时祝福你在在个人博客的舞台上跳得精彩,赢得越来越多的掌声!

标签:

功能强大的关键字排名查询工具

一直使用在线查询工具的我还不知道原来查询软件也可以这么好用!前几天无意中发现了一款关键词排名查询工具,功能非常齐全,更可喜的是,这个软件是用Flash做的,省去了安装增加系统负担的痛苦,只要你的电脑装有Flash播放器,就可以放心地使用啦。

好的,言归正传,既然是推荐,当然要做一定的介绍啦。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神秘的软件究竟长什么模样:上图片!

search_01

可以看到,这个软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整洁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面设置查询的网址与关键词,下半部分显示查询的结果,一目了然。下面就对此软件的主要功能作个简单的介绍:

1、网址设置。

就单单这个功能,我觉得就比在线查询好多了,点击输入框右边的工具按钮,可以弹出一个关于网址设置的对话框(如下图),在这里我们可以添加多个待查询的域名(有机米还没有验证过有没有上限,如果哪个朋友有心验证了的话,麻烦也告诉我一声),当你发现域名输错时,改正也非常方便,只要双击要改正的栏目即可;

2、关键字设置。

用同样的方法打开关键字设置的对话框,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还是刚才那一个,当然编辑的方法也是一样的,这里有一点需要提醒一下,填写关键字时一定要先选中左边的对应域名,不然将无法正确查询(有机米第一次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3、关键字密度。

这个词对SEOer来说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吧,真正的SEO高手对自己网页的关键字分布有很高的的要求,所以这一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4、查询结果

OK,软件的主要设置部分已经基本上介绍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来体验一下这个神秘的软件是怎么方便地为我们查询想要的结果的,我们有两种方式查询关键字的排名:批量查询(如果你有有第二步设置多个关键字运用此功能非常方便)和开始查询(如果你只是希望查询某个域名的单个关键字的话用这种方式就可以了,也很方便)。

10012204

好的,我们最后来再来看看结果的查看,与查询方式一样,查看结果的方式也有两种:直接在软件界面上查看(不够系统)和导出查看结果(对比清晰)。在导出的查询结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对比各个关键字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中的排名(高兴一下,有机米的“电子商务博客”关键字在百度中的排名已经由昨天的80前进到了54!虽然很靠后,但前进速度还是很值得庆祝的)。

10012205

现在,有机米已经把这个软件的几个主要功能都介绍给大家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小小的心动呢?可能你现在才发现我这篇文章中少了点什么东西:怎么始终都没有介绍这款软件的名字呢?不用担心,我只是不希望大家把这理解为一篇软文而放弃阅读,所以故意到最后来说明。想知道软件的详细信息并下载最新版本的,请点击这里

PS:观其设计的另一款《站长工具箱》也是十分实用的SEO工具,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下载来试试,这里就不做详细的介绍了。

中小网站如何利用微博客做推广

正文之前先作一下声明,这篇文章只是针对不想花钱做推广的站长们的,当然效果也不会是最好的,所以有机米注明了“中小网站”,尤其是小网站,如果你有大量的资金做广告的话,我建议还是忽略这篇文章好了,谢谢来访!

01

说实话,自己在新媒体推广方面的经验并不多,但由于现在接手了呼吸网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就把自己的一点点经验拿出来跟大家分享。首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推广网站的站长们一定要有这样的特质:一定要能沉得住气!因为新媒体的推广将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刚开始时,几乎是看不到效果的。今天我们就以新浪微博为例进行探讨,其它微博客性质都差不多,所以类比一下就OK了:

1、注册一个新浪微博账号(过程很简单,不详述),需要注意的是昵称的选取:a,要与网站相关,一般就直接用网站做昵称 b,万一要注册其它昵称的话也最好跟网站名称相关或跟站长相关(如果站长知名度高的话);

2、可能有些童鞋到这一步就有开始有点茫然了,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自己的网站信息发布出去。不用着急,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网站推广最直接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网站,也就是说你说的话要让越多的人知道越好,那我们的听众是谁呢?显然就是微博上面的其它用户,只有我们有听众了,说的话才会被传播出去。所以我们就可以确定第二步就是不惜一切地获得听众!根据有机米在新浪微博几个月的经验,给大家总结了三种前期获得听众的方法,并作简单的点评:

①尽可能多地跟随(关注)其他用户。这种方法我也试过,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得到别人跟随(关注)的机会在1/3左右,应该是挺高的了,但这种方式得到的用户对网站推广的真正效果不是特别好,因为大多都只是礼貌性地跟随,并不会注意你以后说过的话;

②“使用奸计”。这种方式见得多了,最常见的就是每天不停地发美女图片,而且是超级性感的那种,然后由于天性,一大帮小男孩就都跟随他/她了,得逞之后再摇身一变,正儿八经的开始他们的推广计谋了。这种方法在获取用户方面非常有速度(男人嘛,都这样),如果您只是想要数量的话推荐用这个吧,但稍微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这样得到的用户对网站推广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不推荐使用;

③尽可能多地贡献useful resources。最常见的就是行业相关新闻播报,另外还有小贴士之类的,总之能吸引读者的都可以分享到微博客上,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你的分享精神,都觉得你不是为了某利益而跟随他们的,这样别人也就自然会跟随,而且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主动跟随。用这种方法到的跟随者显然是最能持久的,因为大家看到的是你的分享精神,所以有机米强烈推荐此种方法,利人利己,一举N得,何乐而为为呢?

02 03

3、好的,听众已经到齐了,当然就应该开始我们的广播了。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提醒的:随时关注好友的动态。可能有的童鞋以为别人关注他了就也一定会关注到他的消息,其实不然,这就相当于演讲一样,内容不精彩,没有互动的话大家都在场下听自己的耳机,照样听不到你说什么。所以这就提示我们一定要随时关注好友的动态,经常回复好友的消息,说不定一来二往还成朋友了,有机米与小见童鞋就是这样认识的。而且新版本的新浪围脖即将推出好友分组功能,可以想象,平时都没有联系过的好友肯定会被打入冷宫,从此就再也看不到你的消息了,前功尽弃!

4、最后当然就是不断地坚持。千万不要妄想一天两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可能前期的工作都要花去一两个星期时间,所以不要泄气,慢慢来,效果在后面!

SNS与微博的迅速发展让人们看到另一种生财之道,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从事相关工作或即将从事此类工作的朋友们一点小帮助。

PS:呼吸网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hoosi 欢迎关注!

标签:

全面接触PDF:最好用的PDF软件汇总

此文章为转载文章  作者:善用佳软 出处:http://xbeta.info/pdf-software.htm

全面接触PDF:最好用的PDF软件汇总》旨在介绍最实用、以免费软件为主的PDF相关工具,同时消除对PDF的误解较为系统地介绍pdf应用操作,包括pdf虚拟打印机、格式转换、阅读及注释、属性及页面编辑、图文编辑等。本文不断更新和完善,欢迎补充/指正/分享。

目录:
  序言
    1 什么是pdf
    2 为什么要用PDF格式
    3 本文内容及说明
    4 一些基本而重要的认识
  第1部分:PDF阅读软件及在线应用|090926更新
  第2部分:PDF制作软件及在线应用
    2.1 可输出PDF的软件
      2.1.1 支持PDF的office类软件
      2.1.2 支持PDF的文本编辑器
    2.2 PDF虚拟打印机
      2.2.1 Acrobat=最经典最昂贵
      2.2.2 pdfFactory:品质一流但不免费
      2.2.3 PDFCreator:开源世界第一推荐
      2.2.4 CutePDF Writer: 最适合个人用户
      2.2.5 PrimoPDF 与 NitroPDF
      2.2.6 其他软件|091010更新!  TinyPDF
      2.2.7 PDF-t-maker:需要动手的高级免费方案
  第3部分:PDF辅助工具
  第4部分:PDF与其他格式的转换
  第5部分:在线应用处理PDF(待修改)
  补充:用OOo编辑pdf
    附:文章更新情况

序言

1 什么是PDF

  PDF是由Adobe公司发明的文件格式,是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的缩写,意为“便携文档格式”。它已成为事实上的电子文档标准,越来越多的电子出版物、软件说明书、填报表格都是采用PDF格式的。想了解更多,请参见 [PDF入门]。

2 为什么要用PDF格式

  为了通用:把一篇文章转成PDF后,读者无论在Unix还是Windows,无论是否有中文字体,都可以正常阅读。
  为了美观:你精心排版的文件转成PDF后,对方在屏幕上看到的与你完全一样,不会有重新换行/字体/之困挠。
  为了安全:在PDF文件中,你可以做到打开要密码,不允许修改、复制、打印……。
  很多时候,生成PDF还会减小文件的体积。

3 本文内容及说明

  本文介绍PDF阅读、编辑、转换软件及相关工具;以免费软件为主。
  本文不涉及破解PDF保护的软件软件;未介绍PDF与其他格式转换的软件;不涉及非windows环境、Latex等软件。

4 一些基本而重要的认识

  绝大多数用户只需要阅读PDF,而不需要生成/编辑PDF。只要一个PDF阅读软件就能做到这点。
  如果要“制作”PDF,正确的思路是从其他文件(比如office、htm、rtf)“转化”而来,而不是用想象中的“PDF生成软件”新建→录入内容→排版→保存而来。此类软件的正式名称(网上搜索时)或类别应该是PDF converter, PDF virtual printer,即转换程序、虚拟打印机。
  PDF是一种文件格式,它有不同版本:1.2……1.5。版本越高,功能越强,比如支持动画、多媒体、附件、表单……但这些高级功能并不常用——准确 说,是极少用。作为PDF的发明者和推进者,Adobe的产品是最稳定的。但是,也是最昂贵的,体积最大的(为了支持PDF的更多功能)。相比而言,第三 方产品只支持有限(通常也是足够的)功能,但体积小巧、运行迅速、价格便宜。
  第3方产品中,相当多的是基于adobe或ghostscript技术,另有一些是独立开发的技术。
  要注意的是,很多国外软件在处理中文PDF方面会有问题;很多共享软件不注册也能一直用,但会在PDF文件上加水印。
  综合多种软件,可以实现完全免费的PDF解决方案——所以,请不要盗版!

第1部分:PDF阅读软件及在线应用 (2009-09-26更新)

  再次强调一下,PDF主要用来读,而不是编辑。给你一个doc rtf txt,通常你既可以阅读,也可以编辑。或者说,编辑的时间比阅读更多。但PDF不太一样。发布PDF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是供人编辑。
  阅读PDF,这是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并且大多数软件或在线应用都是免费的。针对不同用户,善用佳软给出的建议如下:

1.1 经典实用类PDF阅读软件

  对于经常阅读pdf的用户,推荐选择下面的一款或几款PDF阅读软件。它们都很经典,并且稳定。

Adobe Reader
  Adobe Reader是最正宗、出道最早、名份最正的PDF阅读软件,估计它占的份额在80%以上。优点:最稳定、最兼容。缺点:体积太大(估计要50MB)。结论:一般用户不推荐;但需要用到高版本pdf功能的或其他软件兼容性出现问题的,可选择该软件。

Foxit Reader
  优秀的国产软件。优点:体积小,仅3MB,启动也快,绿色无须安装;中文支持极好。缺点:无明显缺点。结论:推荐。详见专文 [小巧的PDF阅读软件:foxit PDF reader] [FoxitReader:超小超快PDF阅读器,代替Acrobat Reader]。

PDF-XChange Viewer
  xbeta极为看好的一款新秀,更新迅速,进步明显,功能特别丰富,非常推荐,[点击此处]阅读xbeta的试用心得。相信会成为Adobe 和Foxit的强力竞争者。

  除了上述经典的三款主流pdf阅读软件以外,在国外较有影响力的pdf阅读软件还有:
  - eXPert PDF Reader:历史也较长,但国内用户很少。部分人认为比Foxit好一些,[界面点这里],xbeta没太用过。
  - Perfect PDF Reader (20MB),界面是华丽的 Ribbon 风格(截屏)。
  - Cool PDF Reader截屏):小巧,仅 600KB 。[via]

1.2 小巧新奇型pdf阅读软件

  对于喜欢尝试更小巧、更新奇操作方式的用户,可试用如下软件:
MuPDF
  号称速度最快(或许),但至少我相信它的界面最精简——无任何菜单按钮,全靠快捷键操作。有 Windows版、Linux版,解压后 5MB。详见 此文

apvlv
  其热键则完全仿照 vim 风格,被称为 Vim 化的 PDF 阅读工具,实在是跨平台以及vim 粉丝的必备利器。开启之后不会用,那就 :h 吧。

Sumatra PDF
  比上述两款稍为大众一些的pdf阅读软件是 Sumatra PDF ,免费,单文件,小巧(不到1MB),支持中文,详见 此文

1.3 在线阅读pdf

  Google docs如果只是偶尔使用,则无须安装软件,在线应用轻松搞定pdf阅读需求。
  早期能在线打开pdf的网站也有不少,比如Samuraj DataPdfMeNot。而目前最好的、最可靠的,当然要属 Google Docs 阅读器。如果你的pdf是本地文档,则需要 Gmail 账户才能上传到 Google Docs(最大10MB)或发送到Gmail邮箱,然后,就可以预览其内容了。不仅如此,你还可以把pdf文档发布出来,供其他人点击链接阅读。此外,Google docs 还支持在线pdf文档生成阅读视图(简单到只要 http://docs.google.com/gview?url=PDF地址 ),并发布到网页中。非常推荐,详见谷奥的 介绍1介绍2

第2部分:PDF制作软件及在线应用

  这部分内容最多,慢慢看,慢慢选。
  PDF是如何做出来的呢?并不是有一个特别软件,新建一个文件后,在里面输入内容,然后保存,就成了pdf。而通常是用别的软件编辑文档后,输出为 PDF;或对一个现成的文档,打印成PDF。也就是说,能生成PDF软件有2类。一类是其他文件的编辑器,且具备了输出PDF功能。再一类是虚拟打印机(virtual printer),可以把任何能打印的文档“打印”成PDF。前者处理的范围有限,但生成的PDF会带有链接、目录、书签、作者等相关信息。后者处理范围广,但附加信息会少一些。附加信息少哪些?视具体软件而异。
  

2.1 可输出PDF的软件

2.1.1 支持PDF的office类软件
  xbeta大力推荐的开源软件[OpenOffice.org],不仅能较好的兼容MS Office格式,并且比昂贵的MS Office还多了一项输出PDF功能。它能把正在编辑的文书、表格、演示输出为 PDF,并且,可以保留目录、链接、书签。参见[xbeta正式启用OOo]。
  此外,供个人免费使用的 [WPS 个人版]也能输出PDF,并且对MS Office兼容性比OOo更好。
  据说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MS Office 2007在装一个插件后,也可以输出PDF。如果你够有钱、硬盘够大、机器性能够好,也可以买一套。
[image]

2.1.2 支持PDF的文本编辑器
  PDF的意义,除了安全之外就是版式。因此,著名的科技排版软件 Tex 理所当然可以导出 pdf。你可以选用 LaTex (或进一步借助 VIM、Emacs 等更专业的编辑器)来编辑Tex文件,并编译为pdf等格式。了解更多

2.2 PDF虚拟打印机(virtual printer)

  PDF虚拟打印机(virtual printer)类软件极多,先综述一下。

  首先,按出身可分2类:
  ① 来自pdf发明者 Adobe 的产品:体积最大,性能最稳,兼容性最好,绝不免费。
  ② 第三方(传说中的山寨?):有很多种。国内用户要注意的是,它们(尤其是体积特别小的)能否支持中文。
  各种各样的第三方工具中,又可分为如下3类:
  A 特简单的英文→PDF,体积特小,但对国内用户意义不大(往往不支持中文);
  B 基于Ghost Script的产品,你要先装这个GS(约10MB),然后再装它们的虚拟打印机(3-10MB),通常支持中文;
  C 是自主开发(不基于GS)的,它们通常不免费,但性能好,体积小,有的支持中文,有的不能。
   当然,还有一种“手工”生成PDF的办法,实用性不强,但深具体验之美,参见[xbeta的教程]和 [林珷絃教程]。

2.2.1 Acrobat=最经典最昂贵
  这是最稳定,也是兼容性最好的方案。当然,也是体积最大,价格最高的方案。
  推荐指数:对个人用户 0%;对企业用户 100%。
  提醒入门用户,Adobe出的阅读器以前叫Acrobat Reader,是用来看PDF的;这个Acorbat是生成PDF的。勿混淆!或许Adobe公司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现在把阅读器改名为Adobe Reader了。Adobe公司的Adobe Reader、Acrobat专业版、Acrobat普通版3种产品的区别参见 [此网页] 或 [此 PDF 文件]。

2.2.2 pdfFactory:品质一流但不免费
  [中文主页] [下载:略]
  极好的产品!主页称:pdfFactory 产品提供了比其他程序更简单、更有效率和更少的花费的创建PDF 文件的解决方案。pdfFactory 标准版本(约500元)用来创建pdf 文件,pdfFactory Pro(约1000元)用于需要安全的PDF(法律文档、公司信息等)和其他高级功能的用户。   
  xbeta认为这是一款高质量的产品,其公司FinePrint也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共享软件商。我有理由猜测它是国内个人及小企业用户中占有率最高的 pdf生成软件。其胜过Adobe Acrobat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巧、易下载——体积仅2MB量级。对中文支持好,且国内市场也做得很好。它是共享软件,但从技术上看,也可以长期使用,只 是生成的文档带有广告水印。从这一点看,虽然它声称是共享软件,但也可看作是免费的广告软件。专业版可加密、把多个文档打印到一个PDF。
  推荐指数:个人用户0%(太贵);企业用户 80%。

2.2.3 PDFCreator:开源世界第一推荐!
  - 下载及介绍参见 PDF Creator:最推荐的开源PDF生成工具(附视频演示)
  - 主页:sourceforge.net/projects/pdfcreator/
  来自[SourceForge]的开源产品PDFCreator,毫无疑问是开源/免费世界中影响力最大的PDF生成方案。尽管在中国可能不是这样——或许是没有中文主页、安装GS比较复杂?还是有更好的商业软件(盗版)可用?
  它对中文支持完全没有问题(我平生只有一次在用MS Office时有漏字),多界面语言(含简体中文),支持加密,支持多种选项设置。并且有间接办法把多个文档打印成一个PDF。应该说,功能非常全面。除创建PDF文档外,还可生成Postscript、Encapsulated Postscript,及PNG、BMP、JPEG、PCX、TIFF等图形格式文件。
  注意:打印成PDF不支持书签和链接;保存时,头信息不能有中文。
  推荐指数:开源软件迷 100%,一般用户 60%。

2.2.4 CutePDF Writer:最适合个人用户
  主页官方下载(1.6MB)
  CutePDF家族包括多种软件,其中此款免费,可以满足基本的打印生成PDF的需求。它也是基于GS,因此,请先从CutePDF网站下载并安装 [GPL Ghostscript转换程序],然后再装CutePDF Writer。
  它只有打印生成PDF的基本功能。如果需要页面多合一、删加页、旋转、页面大小、文件信息更改、加密等功能,可以使用下文介绍的相关工具。也可以下载 [CutePDF Writer Companion],与Writer无缝集成,实现更多功能。注意内Companion内有一广告插件,可选择安装。
  推荐指数:大众用户的首选。

2.2.5 PrimoPDF 与 NitroPDF
  PrimoPDF与 NitroPDF 同出自非常专业的Nitro公司,前者是免费的PDF虚拟打印机,后者是专业的PDF套装工具(Nitro PDF Professional 5售价 $99)。PrimoPDF 与前几款相比差不多,用户相对较少。而后者速度快,但对个人而言价格稍高。该公司真正值得推荐的是在线生成PDF和网页转换PDF软件。
  https://online.primopdf.com/ 可以在线生成PDF:把你上传的文件或指定的网页,生成pdf发你信箱。免费,无须注册,支持中文,网页生成的pdf保留了链接。
  pdf download:来自NitroPDF的另一款网页转pdf工具,可以在线、小书签、浏览器插件三种形式转换,支持中文,支持链接。

2.2.6 其他软件

TinyPDF:功能丰富、超小、支持中文 (2009-09-29更新)
  简介:TinyPDF 也非常小巧,国内网友精简后的版本只有200KB,无广告,支持嵌入字体,对商业应用也免费。

  郑重提醒:官网(链接略)下载包存在诚信问题!并非早期的免费纯净 TinyPDF,而是带水印需注册的共享软件 MagicPDF Pro。推荐下载链接:① 新浪:官方原版 TinyPDF v1.0.2195.1000,586KB,默认有中文语言;② drag0n汉化版:580KB,“在Win7 旗舰版 RTM 和WinXP SP3 中测试正常!体积可能比前一个版本大点,是因为程序是Unicode编码的,也就是说,在繁体中文系统中不会显示乱码。”;③ havas汉化精简版:仅200KB,由xiaodiega网友推荐。(注:上述3个链接均经过善用佳软于2009年9-10月的验证)
  善用佳软测试(2009-09-29,WinXP SP2简体中文):sina下载版安装后默认为中文;打印生成pdf时,可设置title, subject, author, creator, keywords 属性,均支持中文。但有时出现打印错误/失败的提示,而实际上pdf文档已经正常生成。
  网友体验:xiaodiega 2009-09-27 留言:我用过的最小巧最简单好用的虚拟打印机是 TinyPDF。我以前用的是 CutePDF Writer,但自从两三年前发现 TinyPDF 后(无论从体积还是便利性方面都全面胜出),立刻换用,从此用到现在… 话说都推荐过n多同事和客户了。甚至我自己为单位写的一些软件在导出pdf时都默认检测系统中有无安装tinypdf,如有,则直接调用导出,否则出现对话框:建议到http://www.tinypdf.com 下载并安装tinypdf… 我手头的一个国人略作改造(也就是封装了一下,制作了个安装程序)的版本才250k,双击一下就立刻安装好了,弹出对话框:“恭喜,TinyPDF已经安装到您的电脑上!”。真是简单得无以复加(对于一个虚拟打印机,要那么多功能干嘛?) 而在导出质量与稳定性方面非常好,至少胜过WPS自带的导出功能(用WPS自带功能导出,有时会有字符缺失…)我已经把我手头的 247k 极简安装无水印的版本放到了我的个人网站上。有兴趣者可下载

BullZip PDF Printer:免费、强大、更新活跃(090929补充)
  免费软件,基于Ghostscript,支持多语言(含简体中文),约4MB,支持文档加密、设定属性、页面旋转、水印、插入或追加文档、除pdf外还可输出PNG、TIFF、JPEG、BMP、PCX等格式。

doPDF:小巧、快速、稳定、更新活跃(090929补充)
  安装包不到 2MB,支持多国语言(含简体中文)。这类软件大同小异,没什么特别的,介绍请见且行资源。doPDF 的商业版本是 novaPDF Pro(50 usd)。

pdfMachine:(2009-09-29更新)
  pdfMachine v10, v11的基本功能免费、高级功能有水印;现在v13全部有水印(共享软件),但同时提供了 pdfMachine Live 免费在线转换文档为pdf。 我认为这是一个在国内被埋没的优秀产品!国内大网站虽有提供,但介绍的文章几乎没有。我是google英文而发现了此软件。pdfMachine对中文支持极好(官方主页直接提到了对亚洲字符的支持),一些文件我用PDFCreator打印有漏字,但此软完全正常。且可以在MS office中加入add-in,点击即可生成PDF。
  体积也只有3-5MB(新旧版本下载链接),无中文版。
  推荐指数:80%。

go2PDF:体积最小仅200KB、免费、有水印
  体积最小(下载200KB)是它最大的热点,估计很多人都会率先试用它。Go2PDF可以将任何东西转化成PDF格式文档,……支持创建者信息添加,支持加密和密码访问,支持访问控制,以及字体嵌套和矢量字体缩放。支持中文(笔者于2006-02-22、2008-02-14在Windows XP下的测试结果表明它支持中文。似乎几年前测试时尚有问题)
  缺点:水印。go2pdf生成的pdf文件在页脚处有一行蓝色文字广告:create pdf with GO2PDF for free, if you with to remove this line, click here to buy Virtual PDF Printer。
  适用场景:需要临时下载pdf生成软件,来制作要求不高的pdf文档。
  它的商业版是[Virtual PDF Printer],大小约1.3MB。

WinPDF
  免费, V1.00, 738KB,英文,仅供参考。

www.PDFonline.com
  在线生成PDF,不过与上面的软件和应用相比,无明显优势。

总结:此类软件中,善用佳软自己主用并推荐 CutePDF 或 PDFCreator。读者也可选择TinyPDF、BullZip PDF Printer、doPDF。

2.2.7 PDF-t-maker:需要动手的高级免费方案
  我是从水木illh网友处学到了此方法。它可以为word文件生成带链接和目录的pdf。它的思路是,word文件通过宏+ps打印机,生成ps文件;然后用distiller生成pdf。不太适合初学者使用。
  PDF-t-maker就是vba的宏,下载最新版并安装后,就在word菜单或工具栏中调用它。
  ps打印机可以选Adobe公司的免费的ps driver 7.5MB:Adobe Universal PostScript Windows Driver Installer 1.0.6 – Chinese Simplified,或其他PS打印机;
  distiller可以选……gsgs8.53libps2PDF14.bat,如果运行时提示找不到gswin32c.exe,则可从 bin目录复制过来,或加入到路径。(注意,完整安装的gs才会有gswin32c.exe,如果是PDFCreator自带的gs,则很可能没有这个文件)。
  然后,在word中按下按钮,就可以直接生成带目录的pdf了。

第3部分:PDF辅助工具

  包括加密、合并、分割、修改文件信息等。

[3.1] BeCyPDFMetaEditPDF:免费小巧的PDF文件信息修改工具
[主页] [下载]
这款仅250KB的免费、免安装小工具,可以修改头信息、加书签、加密码——因此,此工具加上述基本PDF打印机,完全等同于高级PDF打印机!赞!
[图片]

[3.2] mbtPdfAsm/BeCyPDFAsm:免费小巧的PDF处理工具
mbtPdfAsm:[主页] [下载] 命令行程序。只有200KB,免费。以合并PDF为主,兼具多种功能,如提取PDF文件信息、提取中间的某些页,多文件合并、并对新文件加密、加书签。书签若为中文则乱码,是书签乱码,并不影响正文。
BeCyPDFAsm:[主页] [下载] 上述程序的图形化界面,须一起使用,操作更方便。
[图片]
其实,命令行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一次加入多个书签。下面举一个例子:
mbtPdfAsm -mold.PDF -dnew.PDF -oa.txt
表示把old.PDF转化为new.PDF,同时根据a.txt制作书签。
a.txt内容如下:
1 0 1 1 序
2 1 1 2 序第二页
3 0 1 10 最后一页
其格式为:数字1 数字2 数字3 数字4 字符串
数字1可理解为行号1 2 3……
数字2表示本行的上级目录的序号(上例中第2行的上级为第1行),0表示最高级目录无上级
数字3表示顺序号。如果第一行书签有N个子项,此处决定其先后顺序
数字4表示页码
字符串就是书签的内容。注意:中文书签在PDF中会显示为乱码!

[3.3] Pdftk:免费强大的命令行PDF工具 赞!
[主页] [下载] [分流下载]
这是一个极其极其强大的工具!它可以拆分、合并、加密、解密、填表、水印、附件、编辑文件头信息。也就是说,如果只保留一个pdf工具的话,它就是不二之选。只有一个exe,体积约1.5MB。
一定要阅读[应用示例],你才知道它有多强大!

[3.4] 其他PDF工具
PDF Compress 1.00:免费,[下载页]。通过压缩文本和图像来减少PDF文件的原来的大小。下载约900KB。
PDF Info 1.00:免费,[下载页]。改变 PDF 文件属性,包括作者,标题,主题,关键词,创建者,和创建者信息。下载900KB。
PDF Watermark Creator:[主页],免费软件,300KB。为PDF加入水印。此软件及下述2款均来自coolpdf公司。
[Tweak PDF]: 300KB的免费软件,用来改变pdf的压缩率、基本信息、页面显示效果等。
[PDF Bundle]: [界面]300KB的免费软件,用来为PDF加入附件(如ppt、zip、 odt)
注:还有不少shareware converter不错,但并不比PDFfactory强多少(或略差,因此不再介绍)

第4部分:PDF与其他格式的转换

  有些转换是不可逆的,所以,不要期望效果太好。
  参见《PDF转换word格式的方法总结》。
pdf to word:最精准的pdf转换word在线应用,依然来自Nitro PDF。

第5部分:在线应用处理PDF

  说明:本部分将改为“pdf编辑软件”。原在线应用内容将分别转入上述4类。

www.PDFescape.com:在线编辑
  可在线打开、编辑PDF,在PDF中加入文字、填表、加链接、加新字段。免费,无须安装。需JavaScript支持。
[图片]

  这里的PDF编辑指对pdf中的文字(内容、格式、字体、链接)、图片进行修改。基本上,具备这种功能的pdf编辑器都不免费。
  Expert PDF Professional是收费软件,但经常有旧版本免费注册的机会。

补充:用OOo编辑pdf(2009-04-16)

  善用佳软推荐的pdf编辑的自由方案是:[image] OpenOffice.org 3.0 加 Sun PDF Import Extension
  安装OOo 3.0或更高版本,下载 Sun PDF Import Extension 扩展。在OOo中,“工具”→“扩展管理器”→“添加”→找到 pdfimport.oxt 文件,即可安装扩展。然后,进入OpenOffice.org Draw(注意,是Draw,不是Writer),打开pdf文件,即可选定文字或图片进行编辑。编辑完成后,不要“保存”(这样的格式为odg绘图),而要“输出为pdf”。Free Image Hosting at www.ImageShack.us

附录:文章更新历史

  2009-09-29:对tinypdf的正确下载链接进行了提示,补充nebulasoft下载;更新pdfmachine信息;其他多处更新。
  2009-09-27:多谢大家的指正,已进行了部分更新,补入tinypdf。
  2009-09-26:更新了 pdf 阅读软件及在线应用,补入新软件和在线Google docs。
  2009-05-04:修正某些图片。
  2009-04-16:补充目录;补充OpenOffice.org编辑pdf;多处修改。另有很多内容需要重写或补充,但目前没有时间。
  2008-02-14:补充图片,增加在线应用。
  2007-06-23:补充软件,修改全文。
  2006-05-10:初稿。

标签:

【转载】2010年网页设计趋势

本文转载自“Focusec”:http://focusec.cn/index.php/2010-web-design-trend/

在即将到来的新一年里,是抛开过时陈旧的网页设计,为未来准备大胆全新的网页设计的时候了。尽管趋势不是在一月一日开始或结束的,但新年伊始的时候我们的渴望和在一年之末时我们寻求教程指导之间依然有一个很明显的分界。大多数时候,分界线模糊不清。这就是对当前潮流趋势是完善还是重新诠释的的选择。趋势会帮助设计师并让之进化。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设计美学的技巧,我们就可以推进趋势或者开发一个全新的领域。

理解这些,你将会认识到这些趋势背后的创意。尽管这些趋势和在2009年流行的没有巨大的变化,但它预示了那些趋势将会进一步扩大流行并因此变得更佳。如果你正在考虑如何将新的潮流吸收进你的作品的话,请把注意力放在每个潮流趋势的中心思想上吧!多多鼓励自己去涉猎这些新趋势中,这样你会变成这个运动的一份子!

1、 巨大的logo/标头(headers)

飞出页面(Splash pages)已经非常过时了。为了给访问者造成难以忘怀的印象,2010的流行趋势将会是巨大的logo或者不相上下大小的标头。这种类型的标头会占据整 个屏幕,但是只有一个重要的短信息在上面。访问者不需要点击任何东西,只要把鼠标向下滑动。访问的人现在普遍患有点击恐惧(由于多年来的缺乏指导)。所以 大幅的标头就像飞出页面一样,但是它不会强迫你的用户点击任何东西。

中心思想:巨大的标头将会使你的访问者记住你的网站。

1

2 、素描/手绘设计

手绘设计并不是真正全新的一种潮流,但我们知道它仍然站在网页设计的前沿。很多设计师欣赏这种风格,但又怯于创作此类作品仅仅由于“我不会真正地手 绘”的态度。如果你去看那些最流行的手绘风格网站(相对于其他趋势风格的网站,手绘设计的网站不多),你会注意到大多数同行不会绘画。这些设计不是要送往 艺术博物馆的,它们只是传递一种异想天开的想法,并模糊冷冰冰的网络和人与人的互动——因特网的终极目标,之间的界限。如果你会涂鸦,你就可以创作素描/ 手绘风格的网页设计。

素描在2010年会变得更加强大,尽管不是网页设计的主要焦点。它将会以新颖的和令人兴奋的方式被用于个性标准的页面文案(web copy)。

中心思想:素描在合作设计中会变成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

10011902

3 、肥厚的字体

尽管在传统媒体中出现已经超过200年了,肥厚的字体在网页设计上的应用还算比较新的。要得到肥厚字体的可视化定义,就想想古老的狂野西部的海报“渴望”。那些醒目的字母就是肥厚的字体。肥厚字体普遍是大写字母,醒目并令人印象深刻。许多设计师以前避开肥厚字体不用,是因为以前标志和标头都比较小和比较简朴的缘故。和巨大的标头一起组合之后,肥厚的字体将会吸引浏览者的注意。

中心思想:肥厚字体来大胆的表现自己。

10011903

4、 活版印刷

活版印刷是最难掌握的的潮流趋势之一,这就是它在2010年依然保持新鲜的原因。出于大家对可用性的呼吁,网页设计师不敢使用新起的和各式各样的字 体。把不同大小尺寸的字体混合在一起这个想法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可以探索,扭曲,模压字体来达到你的目的。如果位置得当,一个利用了活版印刷作为它主要涉 及元素的网页会比一个超载了大量图片的相同网站有趣的多。

中心思想:活版印刷是新发展的,但是它会将继续成为网页设计的一部分。

10011904

5 、单页布局

单页布局将会驱使你去把不必要的信息删除。在2010年,这个潮流将会抛弃那些古怪的导航,并使之影响国变得更加小(this trend will move away from the quirky navigation and become more minimal in its approach.)。可以这类风格的网页想成商业名片。这些网站将会更像一站式商店,在那里有你和你在各式各样网站上的作品(比如你的博客和你在各种社 会化媒体上巢穴)。

中心思想:单页布局将会有较多个人文件和较少的团体合作。

10011905

6、 巨幅图片

与巨大logo/标头header很接近,所以大幅画面也做着同样的事。它创造了难忘的视觉冲击。不像上文巨大logo所示的那样,巨幅图片不是网 站品牌的一部分。相反,访问者不是因为内容而是因为奇大无比的图片尺寸吸引进入你的网站的。在2010年,网页设计师们会发现,在他们的设计中使用起这些 巨大的表现方式来表达网站的风格,将会更加的舒适惬意。

中心思想:巨幅图片会被用作吸引游客进入你的网站。

10011906

7、 改变视角

就像我们以前讨论过的一样,桌面视角已经重复到令人发腻了,2010年将会看到一个更加贴切实际的视角,可能会有一个移动的侧视的天线(There may also be a move toward side-shot aerial.)

中心思想:2010年网页设计会出现不同的视角

10011907

10011908

8 、交互式/直观设计

flash动画会有更好的发展。以前,你访问网站,你一定会点进一些令人厌烦的动画界面。现在动画会轻松、专业的多。尽管一些设计师更愿意选择jQuery制作表格和弹出式窗口,但动画在设计界仍然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在表现细节方面。动画在互动上仍然有所欠缺。2010年,网页设计师将会在动画的补救元素方面改进。现在普遍的浏览者对互联网了解得更多更深了,设计师会也将会也会创造出比以前更直观性一点的网站。

中心思想:交互式设计会重新流行

10011909

9、 弹出对话框

弹出对话框这个趋势现在正如火如荼地被使用,事实上2010年就会到处可见。弹出对话框就像弹出式窗口的一个更加老练的长兄,——流畅、美观、潮流。弹出对话框更容易设计和使用使它成为那些为可用性担心的设计师的完美解决方法。

中心思想:在2010年设计中弹出对话框将会继续流行

10011910

10、 简约主义

请忽视学校极少网页的网站。2010年的网页会继续以大片空白和醒目的排版、出人意料的颜色方案为特点。不是所有的简约网站都同意黑和白的简单性概念。尽管简约主义本质上是温和的,但是它也展示鲜艳的颜色。简约主义不是冷酷的,它是温暖的,开门见山的。

中心思想:简约主义将会大胆的用于排版。

10011911

11、 大尺寸的底部

也许大尺寸的底部已经到处都是了,但是在2010年你会发现它们甚至会更夸张。未来的底部会减少事先考虑的因素,成为设计的主要部分。底部将会寻求詹这些特征:包含随机的信息的脚本,比如不同的社会媒体的更新、每日调查、和Flickr等。

中心思想:大尺寸的底部将会以较少重要的信息,较多个人信息为特点。

10011912

10011913

12 、复古

复古设计会成为风尚,流行起来。虽然很多设计的团体钦佩复古的网页设计,但如果没有留下”已复原(undone)“的印象就很难完全掌握这种风格。 复古的关键是被它的风格和潜在的趣味性所启发。在2010年,如果设计师找到新的使复古老艺术荣耀起来的方式,复古设计将会扩大使用的范围。

中心思想:复古是一种新潮。

10011914

13、 介绍框

“你好,我的名字是······/Hi,my name is…”将会在2010年找到更大的舞台,如果设计师认识到介绍把自己给访问者的美丽,简洁的话。如果你正在为做一个有创造性的“关于自己”的网页而 苦恼,介绍框是最好的解决措施。它会迫使你把你的介绍简略成一个相关大小的空间。2010年介绍框会突破它本身所具有的界限。设计师们找到新的便车 (new pick-up lines)来取代了令人厌倦的你好。同时,2010年介绍框将出现非常规的摆放,也许是放在网页的正中间,替代了现在的放左边的介绍版块。

中心思想:一种新的说“你好”的方式

10011915

14 、杂志布局

因为越来越多人从传统的打印媒体转移到在线信息娱乐,设计师们会挑战着欢迎这些简单的转变。杂志布局有一个步骤,就是所有信息会小心地放在首页上, 使浏览者有机会去根据兴趣去探索。相似的布局吸引那些曾经看过报纸或者杂志的人,但是也会更易使用令人讨厌之极的网页。在2010年,杂志布局会变得越来 越普遍,特别是博客方面。

中心思想:杂志布局会被用作娱乐信息方面的网站。

10011916

标签:

博客是一种精神

     最早接触的博客应该就是QQ空间了,那是高中的事情了,我想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样吧,现在的8090大部分都QQ空间的“中毒”使用者。但我真正接触“博客”这个名词和它的概念却是在上了大学以后也就是08年9月以后,上大学以后,由于拥有了自己的电脑,所以经常闲逛于互联网,到处挖掘好玩的东西,也就是那时候开始迷上了博客。迄今为止,我的博客之旅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好奇+无知。刚开始玩博客时纯粹是因为看到别人的文章写得很好,吸引了很多读者,所以自己也想成为众多博主中的一个,因此就拼命地在博客中国,中国博客网,网易,新浪等BSP与门户注册账号,每当自己注册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时,总感到很满足。然后就开始在上面发表文章,可最后的结果是没过两天这些博客就被荒废了,从此就再也没有更新过。

     2、无知+迷茫。进入电子商务协会(我指的是从做部长开始)以后,在师兄的熏陶下,终于对博客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知道了博客不仅是个人展示的平台,也是与人沟通、积累人脉的重要工具。所以开始对过去所做的事感到惭愧,但此时还是处于无知的状态,对于一个电子商务的新手(连草根都不是)来说,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像师兄们一样写出专业的像样的文章。

     鉴于之前的博客(http://ecmvp.com)经营不善,导致整个网站的效果非常不好,所以自这个博客开通以来就一直在思考,到底博客是什么?怎样才能写好博客?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答,不然我想这个博客的下场也是可想而知的。

     为了找到想要的答案,我特地把自己的博客与互联网界的知名博客(比如月光博客,我爱水煮鱼,Keso,黄海均的互联网日志等)做对比,研究我跟他们之间的差异,我发现他们之间有这样的一些共同点:1、我为人人,人人才为我。写文章绝不是要将自己的思想加给读者,读者关注你的文章是因为他/她能从你这里获取什么知识,反而没有私心的出发点更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些博主都懂得分享,所以他们受到了读者的关注;2、博客是生活的一部分。既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就意味着不需要任何利益的驱动,他们几乎已经把写博客形成了一种习惯,尤其是月光童鞋,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能做到天天更新博客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在《名博是怎样炼成的》中也说到好的博客应该是博主生活的一部分。当然这一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这里体现的是他们不懈地坚持写博客的精神。

     最终我得出一个结论:博客不仅是一个展示的平台,一个交流的工具。更深层次更准确地说,博客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就是分享坚持,带着分享的态度去写博客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最终形成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创作,与读者不断沟通交流,思想境界才能得到提高,这就是坚持的重要性。

     博客是一种精神,这是我对它的理解,我想现在拥有这种精神的人并不多,但我希望成为其中的一个!

标签:

CSS|链接外部样式表和导入外部样式表的区别

     写这篇文章其实是有历史因素的,因为之前在网页设计课上老师介绍到导入样式表时自己就有点迷惑,已经有了一个链接样式,为什么还要功能几乎一样的导入式呢?由于当初忙于做课程设计的大作业,所以就没有深究这个问题,现在深入学习CSS,就不能置之不理啦,所以就特地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也到网上搜索了相关的信息,现在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让我们区别一下什么是链接外部样式和导入外部样式:

·链接外部样式:也就是在与<head>与</head>标记之间加入一个<link>标记。如: 
  <head>
  <link href=”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head>

·导入外部样式:在内部样式表的<style></style>标记之间导入一个外部样式表,导入时用@import。如: 
  <style type=”text/css”>
  <!–
  @import url(/author/admin/index.html);
  –>
  </style>

    我们知道,这两种引用外部样式的方式作用几乎是一样的,都是将独立的CSS样式文件引用到网页文件中来,但二者还是有一些细微的的差别的(因为设计都不会无聊到搞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东西来),下面就根据我所了解到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使用link链接的css是客户端浏览你的网页时先将外部的CSS文件加载到网页当中,然后再进行编译显示,所以这种情况下显示出来的网页跟我们预期的效果一样,即使网速再慢也是一样的效果。而使用@import导入的CSS就不同了,客户端在浏览网页时是先将html的结构呈现出来,再把外部的CSS文件加载到网页当中,当然最终的效果也是跟前者是一样的,只是当网速较慢时会出现先显示没有CSS统一布局时的html网页,这样就会给阅读者很不好的感觉。这也是现在大部分网站的CSS都采用链接方式的最主要原因;

    2、导入样式可以避免过多页面指向一个css文件。当网站中使用同一个CSS文件的页面不是非常多时,这两种方式在效果方面几乎是没有不同的,但网站的页面数达到一定程度时(比如新浪等门户),如果采用链接的方式可能就会使得由于多个页面调用同一个CSS文件而造成速度下降,但是一般页面能达到这种程度的网站也会有资本用最好的硬盘,所以这方面的因素也不用怎么担心。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大多数的网站还是比较喜欢使用链接的方式引用外部CSS的。

标签:

谷歌退出中国

声明:此文章并不是要声讨**部门,抑或**机构,只是表达对GG退出中国的一种由衷的惋惜。

google

      历史性的一刻,不得不记录自己的此时复杂的心情,即使晚上要考C语言,即使挂科,我也要把这段话说出来,不然真的很不舒畅。

      “谷歌,一家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Google搜索是世界最强大、使用范围最广的搜索引擎。自从06年打进中国市场到现在,不到四年时间,其开放自由的原则给中国互联网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Google强大的产品让中国网民真正体验了互联网的乐趣,给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存空间。”

      如果N年以后有人问我Google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以上会是我的回答。万一谷歌退出中国成为事实,我会再加上一句“带着‘不作恶’的原则,Google从中国市场悄然离去”。

      从中午考完试回来到现在,互联网上已经爆满了关于GG要离开中国的报道,各大SNS网站如Twitter,嘀咕,新浪微博,饭否…热门话题绝对缺不了“谷歌退出中国”。(更新:刚刚新浪微博已经把“谷歌退出中国”的热门话题撤下,看来有关部门已经采取行动-2010年1月13日14:29:37)我不想评论GG作出的这个决定,作为一个只使用了一年GG产品的网民来说,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作何评论。但从我使用GG产品的这一年时间来看,我可以大胆地对所有人说,Google绝对是全世界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

      试问,国内哪家互联网公司能够做出功能如此强大的|Google earth?

      试问,国内哪家互联网公司能够把免费邮箱做到这样?

      试问,国内哪家互联网公司能够让个人网站得到如此之快的发展?…

      我期待我国能够尽快有这样的一家强大的公司出现,来打破国人不得不崇洋媚外来尴尬局面(按中国互联网现在的局面…不说了,大家心知肚明),但此时,我们不得不佩服Google研发团队的创造力,以及他们给中国网民带来的无限享受。我不知道Google所说的撤出中国是说从此不涉及中国市场和中国业务,还有现在的中国部分的产品,还是说只是撤去Google中国的部门而已。总之,谷歌此番做法已经是其忍受之极限了,无论如何,都表示惋惜。

      广大重度使用Google产品的网友们,如果明天早上起来时,发现打开Google Maps,Gmail,Reader,Scholar,Translate,Earth时都显示“此网页无法正常显示”,到时候大家会是一种怎么样的反应呢?我不敢想象,就苟且地一天天过着吧。

标签:

Twitter,新浪微博,百度i贴吧也来凑热闹了

师兄说得很对,互联网果然很热闹!Twitter六月被墙,国内各大微博客如饭否被封,嘀咕也被和谐(现在恢复正常了吧),新浪看准时机,果断地推出自己的微博客服务-新浪微博。“据说新浪微博是由陈彤亲领团队开发,从产品立项到公测仅用一个月时间。”来自@oxygen。

经过两个多月的内测,前段时间围勃也终于全面开放注册了,这两个月我是伴随着围勃一路走到现在,关注它的进展,还记得当初最先改进的是私信功能,本来是必不可少的,可不清楚为什么陈同学在开发时就没想到,还是时间紧迫吧。再后来就到@功能的推出,高级搜索,绑定IM等等,应该说完善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用户体验也越来越Perfect,但相对于运营已经三年的Twitter来说,围勃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滴。

这儿还没完呢,貌似也看中了这块地,也想来圈一点,这个月也正式推出了“i贴吧”,我暂且把它定义为山寨微博,确实太不专业了。今天阅读月光博客上文章时才知道这个消息,马上就去开通并体验了一个半小时,今天就通过Twitter,新浪微博与百度i贴吧之间的对比来谈一谈我的感受吧。

百度i贴吧

(上面是i贴吧的个人页面截图)

比较产品当然说用户体验,就从最具体的功能说起吧:

* 发布信息。这是最基本的功能了,不然也不能称作为微博。但同是发布信息,在字数方面也还是有差异的,Twitter和围勃都是最高支持140个字符,而百度i贴吧就要玩特别,只能发32个字。虽然Twitter和围勃的140也经常用不完,但个人感觉32个字还是很难表达出很有水平的语言,可能这是考虑到贴吧的性质吧,贴吧上面的贴也都是这样的。所以一开始i贴吧就把自己跟其它的微博区别开来了,它要说明自己不是单干的,只是贴吧的一个更完善的应用而已。
* 转发/评论/私信/@等功能。转发与@功能应该是Twitter做得最好的了,也正是因为它可以实现信息的无限扩大传播,才形成了今天的庞大用户规模。对于web2.0的应用来说,如果连这些互动式的功能都不具备的话,必然会被淘汰。围勃在开通之时也不具备@与私信功能,也是后来经用户的强烈要求才做的改进,用户的心声是最真实的,新浪顺应了这一趋势,所以越做越好了。我们再来看看百度的i贴吧,至今为止除了回复功能其它一个都不具备,并且回复框还是在页面的最底部,严重影响了用户的评论速度!另外还有回复的页面,几乎都被头像占满了,有点像是相册空间,评论内容倒是将要的。这几个功能一直以来都是用户要求最高的,我清楚为什么i贴吧偏不这么干,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呢?
* 页面设置。我们拿新浪微博的页面来跟i贴吧做下对比吧:首先是整体风格,很明显i贴把自己定位在简单的位置了,这种风格也是为了贴吧配合吧,所以在页面中也找不到可以进行风格设置的地方。 然后是标语,模仿Twitter的“What are you doing?”新浪用的是“有什么新鲜事想告诉大家”,i贴就有懒了,直接是Twitter的中文翻译“你在做什么”。最后再来看看其它的页面布局,两者都很相像,其实不只是i贴与微博,包括嘀咕还有其它的国内微博都是模仿了Twitter的这种布局的,不过这并不是坏事,配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也是用户体验的思想吧。
* ……

新浪微博

以上的几点都是从表面功能来谈的,敝人不才,更深层的如API的开放等就留给高手们来说吧,希望抛出了这块砖能引出上好的玉!

最后再附加一点,i贴现在怎么样不重要,问题是百度到底有没有真正把它当回事。希望能真正用心做出令用户满意的产品,千万不要辜负了众多忠实的用户。

PS:我的Twitter/新浪微博→@ecmvp, 我的i贴→http://tieba.baidu.com/i/71755204 欢迎订阅!